历经三年新冠疫情的种业企业,在2024年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消费市场低迷,种业市场更加内卷。
如今,职业打假人开始涉足农资种业领域。曾经,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对规范市场有积极作用,但目前全国各地出现一些动机不纯,单纯以打假为牟利手段,并非真正关心产品质量和产出效果的“虚假消费者”。职业打假人滥用法律权利,并不关心种子质量,仅对种子标签上的小瑕疵过度追究,给种子企业带来极大困扰和经济损失。
职业打假人针对种子标签上的小瑕疵过度追究进而频繁恶意投诉举报,对行政执法机关产生多方面冲击。一是浪费行政资源,执法人员在处理无实质问题的举报上耗费大量时间,减少了对重要工作的投入。二是行政机关公信力受损,公众可能觉得执法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企业也会对执法公正性产生质疑,影响后续执法工作。三是干扰行政决策,可能误导对市场情况的判断,影响政策制定,使工作重点偏移,忽视严重违法行为的监管。
在当前恶劣的市场环境下,种业企业尤其是蔬菜种子企业深受恶意投诉举报的影响。无端举报投诉耗费企业大量时间和精力,影响正常运营。职业打假人的频繁行动对正常的市场经营环境造成破坏。一些种子企业为了避免被打假,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成本进行自我审查和防范,增加了企业的经营负担。同时,职业打假人的存在也让一些企业产生恐惧心理,不敢创新和尝试新的经营模式,特别是对更易遭受举报投诉的互联网营销方式更加抵触,从而影响了主体市场的活力和创新发展。
面对困境,广大种业企业渴望有关部门出台相关司法解释,规范相关行为,营造公平、公正、有序的营商环境,共同为种业发展,为农业繁荣贡献力量。
来源:广州种子商会